精准聚焦,靶向划定“学徒库”。年轻干部是“传帮带”的主体,对帮带对象的界定和划分,直接决定了帮带成果是否务实管用。如果“大而化之”“笼统宽泛”,帮带效果则必然缺少针对性、有效性。对“学徒”的选定,既要根据职务层次细致划分领导干部、中层干部、新入职干部群体,还要聚焦年轻干部面临的不同问题,具体分析是工作经历和经验不够丰富、还是处理复杂问题能力存在短板,抑或挑硬担、扛重活能力有所缺乏等等;更要在征地拆迁、信访维稳、乡村振兴、招商引资等一线对年轻干部分类,在全领域、多场景中详细划定“学徒”群体,方能在导师选配时“量体裁衣”,在帮带过程中“因材施教”。
广泛多元,全面打造“导师池”。千里马遇到伯乐,才能奋蹄奔腾;年轻干部遇到良师,方能少走弯路。在以老带新、导师帮带的过程中,年轻干部不仅能够加快进入角色、担当重任,更能在此过程中收获“半师半友半知己,半慕半尊半倾心”的珍贵师徒情谊。由此可见,导师的选聘至关重要,既要坚持把政治素质作为选聘导师的第一标准,充分考虑“老”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政治修养是否过硬;又要将“实绩”作为“导师简历”的重要考量指标,优先选配业务能力拔尖、工作成绩优秀的老同志;更要坚持“严师出高徒”的理念,加强对年轻干部作风能力帮带。在此基础上扩大导师选聘范围,将各个领域、多种类型、不同层次的领导干部纳入“导师池”,确保需要什么样的年轻干部,就能选出什么样的帮带导师。
灵活机动,绘制多样“方法图”。研究好“帮带谁”“谁来帮”,必然要面对的是“怎么帮”的问题。不同干部面临的成长困惑各不相同,孔子曾提出“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教育理念,实际上与年轻干部“传帮带”形式的选择上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不谋而合。既可以通过“一对一”结对帮带的形式,量身定制培养计划、定时反馈学习成果、结对师徒互评互选,实现师徒精准匹配;也可以采取“一对多”的形式组建帮带小组,积极搭建团队研学、交流、展示平台;还可以“跨部门拜师”,通过年轻干部需求“点菜”,有针对性地端上跨部门帮带“菜单”等多种形式,务求“传帮带”方法灵活多样,以“最优方案”促成师徒“双向奔赴”。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委组织部 王琳婕)
本文信息源自 共产党员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10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