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四下基层”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宝贵财富,是开展工作的重要抓手,具有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和实践伟力。党员干部要“行而不辍”地用好这个“传家宝”,在暖民心、接地气、办实事中践行好党的群众路线,用“实打实”的行动答好新时代的“民生考卷”。
理论宣讲要“行而不辍”,做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暖心人”。江河有源,大树有根。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如同安泰和大地的关系一样,须臾不可分离,片刻不能割裂。深入基层的关键在于“心入基层”,带着真挚真诚的情感与群众面对面,方能与群众心贴心。要深入贯彻党的宗旨,常思常悟“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明白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目标是为民谋利,找准前进的方向,校准工作的目标靶向,永葆“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怀和“甘为孺子牛”的真诚姿态,做到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要积极主动宣传党好政策、“好声音”,把“书面用语”用耳熟能详的“方言土语”讲出来,把党的好政策讲明白、讲透彻,把党的好“声音”送到群众家门口,让党的惠民利民政策在基层一线“落地生根”。要把下基层当做常态事、经常事,以朋友式、关怀式的姿态,“零距离”与群众沟通交流,在身入心至中与百姓“打成一片”。
调查研究要“行而不辍”,做洞察实情、查摆问题的“调研员”。为政之要,重在务实。下基层不是走走看看的“例行公事”,不能“为下了而下”。要摒弃“假大空”的做派,带着责任真真切切地走进群众家中、走进田间地头,坚决克服浮于表面、浮皮潦草的工作方式,强化服务意识、宗旨意识,做到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就想到哪里、干到哪里。要带着为民爱民之心走进基层一线,将自己融入群众中,与群众交朋友,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与群众同坐一条凳子、共围一张桌子,以方言土语和群众聊聊家长里短、柴米油盐,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把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忧都摸清查明。要到问题多、困难多、矛盾多的地方去,强化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把老百姓的难事当作自己的难事,积极主动为群众谋福利、想对策、找出路,以科学的谋划、周密的部署、精准的掌控,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信访接待要“行而不辍”,做化解矛盾、消除纠纷的“生力军”。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信访问题大多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信念,主动下访、主动担当,积极倾听群众呼声、广泛汲取人民智慧,把自己当作群众的一员、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始终站在群众立场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要注重实效,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信访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对最突出、短期内能解决的问题,立行立办地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对情况复杂、涉及面广、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制定工作步骤、确定具体措施,持续推进,及时给予群众反馈,直至问题解决,妥善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现场办公要“行而不辍”,做踏平坎坷、攻坚克难的“排头兵”。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下基层的最终目的是为民解难题、办实事、谋发展,增进民生福祉,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要带着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下基层,把实干担当作为视为事业所需、使命所系、职责所在,敢于“爬坡过坎、滚石上山”,跨过各类沟沟坎坎、越过各种激流险滩,把精力集中到办实事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干事业不是做样子,须有真行动,要结出真果实。要脚踏实地、身先士卒地办好各项各类民生事,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食品安全监管等桩桩件件事关群众利益的工作中,稳扎稳打向前走、踏踏实实抓落实,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十河镇大周村选调生 刘冠吾)
本文信息源自 共产党员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10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