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让基层工作成为“泔水桶”

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基层工作如同神经末梢,感知着社会的冷暖,传递着政策的温度。然而,当基层被戏谑地比作“泔水桶”,承载着无尽的任务、压力与不满时,这不仅反映了基层治理的困境,更是对整个治理体系效能的拷问。要破解这一难题,必须正视问题,多措并举,从根本上重塑基层治理生态,让基层工作回归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本源。

明确权责,防止“压力锅”效应。基层之所以成为“泔水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权责不对等,上级部门任务层层下压,而相应的资源、权限却没有同步下放。因此,首要任务是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的权责边界,确保基层有责有权,能够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灵活决策,避免成为单纯的任务执行者。同时,建立有效的压力传导机制,确保压力与责任合理分担,而不是简单地将所有重担转嫁给基层。

优化考核,破除“形式主义”。形式主义是基层负担重的重要原因。考核评价体系的优化是关键一环。应减少对材料、报表的过度依赖,转而关注工作实效、民众满意度等实际指标。引入第三方评估、社会监督等多种评价方式,确保考核更加公正、全面,引导基层工作重心从“应付检查”向“解决实际问题”转变。

强化支持,提供“资源保障”。基层工作面临人手紧张、资金短缺等现实困难,必须从资源供给上给予强力支持。一方面,加大财政投入,特别是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确保基层有足够资源履行职责。另一方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行政负担。

激励机制,激发“内在动力”。建立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对在基层一线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干部给予物质和精神双重奖励,提高其职业荣誉感和成就感。同时,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的干部提供保护,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干事创业环境。

促进参与,构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不应是单打独斗,而是要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通过加强与社会组织、志愿者团体、社区居民等的沟通合作,让基层工作更加贴近群众需求,增强民众的参与感和满意度,从而构建起基层治理的坚实社会基础。

来源:https://www.cnxds.com/thread-384184-1-1.html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comment/395.html

(0)
选调生选调生
上一篇 2024 年 6 月 26 日
下一篇 2024 年 6 月 26 日

你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