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浊扬清”立规矩,“摧邪显正”明底线

腐败滋生,污染政治生态,更影响社会风气,不仅仅是干部个人对组织的影响,更是破坏公平、亵渎正义、损害营商环境的重要原因。治理腐败,必须先防腐败之“患”,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因此,要始终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完善和推动国家监督体系的建设,将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作为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坚定不移地推进拒腐防变,驰而不息地推进主题教育和教育整顿,坚定推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成为党员坚定的政治立场,成为干事创业的底线。

防腐不“留白”,形成反腐“新风气”。腐败产生的关键是贪念和侥幸心理,必须及时“刹住”腐败之风,这样才能让与腐败之风“互为表里”的腐败问题被发现并“根治”。因此,我们要将政治上的不良风气作为纠治腐败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正风”和“反腐”同步推进,不仅能有效防止腐败再生的问题,也能在破解腐败顽疾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在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以来,急需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不留死角地解决腐败问题,持续坚持从根源出发,从实际出发,让发展成果惠及于民。

铲腐不“留空”,持续发力“定精神”。发现腐败后最重要的是要分析和解决腐败问题,对解决腐败问题“毫不留情”。在铲除腐败问题和腐败因素的过程中,必须时刻认识到腐败的“来源问题”,不断从根本处解决腐败问题。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不断努力,深入推进了反腐工作进程。同样显示,开展学习教育,始终坚持保持防腐精神不减、铲腐力度不减,集中整治腐败问题,尤其是民生领域的腐败问题,推动民生工作和防腐工作均去的良好成效,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干净、可靠、有为的政府。

拒腐不“留手”,检验成果“更突出”。铲除腐败问题,不能“手下留情”,要“铁面无情”。通过学习党的历史、重点案例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腐败问题的严重危害。因此必须铲除腐烂“土壤”,为党员干部能够专心为民服务、创造更加美好的新未来。当下,正进入了反腐败斗争的“深水区”,腐败问题依然存在,唯有不断带着检验成果的心思做好反腐工作,才能让腐败现象不能冒头,让党员干部之间的不良风气难以形成,继而从多角度、全方位避免了腐败问题的发生,为中国式现代化铺平前方道路

(南平市松溪县河东乡 范雅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comment/27885.html

(0)
选调生选调生
上一篇 11小时前
下一篇 11小时前

你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