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决定力量,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代表着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广度与深度,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整体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进一步推动生产力变革和生产关系重塑,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与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发展新质生产力”观点,为提高生产力新水准和新质态开启了新篇章。
充分认识传统产业中所蕴含的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既是积极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必然选择,也是形成新质生产力重要支撑和途径。一是高效推进传统产业的数字化,助力传统产业全方位、全链条升级,重塑传统企业竞争优势、有效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二是推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推进,在优势领域锻长板补短板,强化新技术新产品的迭代更新,使传统产业迈向中高端。三是进一步推进新技术在传统产业间的渗透扩散,深入推动传统产业间的交叉融合,助力企业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以新产品或服务创造高质量供给,满足用户新需求。四是充分强化政府引导作用,加大财政贴息,引导银行信贷、社会资本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投入力度,发挥资金撬动作用,扶持传统产业走向高端化。
深刻理解以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向“高”发展,构建绿色低碳生产生活的必要性。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青山秀水金银宝,绿草芳林富路通”天蓝、地绿、水清的优美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绿色生产力秉持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理念,不仅关注眼前利益,更重视长远发展,通过绿色科技创新,减轻污染、降低能耗,并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大力发展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应用,做强绿色制造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全方位、全过程发展绿色生产力。
切实把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我们要认清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的关系,构建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切实把握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首先只有不脱离实际,不盲目跟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使新质生产力真正转化为各地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其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在于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找到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的有效路径,以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为突破口形成区域化发展新优势。再次各地在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时要立足自身优势,在创新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等方面找到符合新质生产力方向的产业发展着力点,大力引进优质产业项目,带动企业集聚,迅速形成产能优势。最后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丰富办学层次,统筹职业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
(西市街道草市社区文蕾)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comment/26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