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从这一历史方位出发,更能体会到新征程上民生分量之重,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之暖。
坚持“民生为大”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发展与现实需要的必然要求。我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执政兴国的基本任务。十八大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兜住民生底线,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面对时代浪潮,经济已由原先的高速逐步转变为高质量发展,这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焦点不再仅仅聚焦于速度与效率的提升,而是更加注重质量与效益的优化;也不再单一追求物质财富的积累,而是更加倾向于实现社会公平。由此可见,保障和改善民生措施的有效实施不仅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关键内容不谋而合,同时也与中国式现代化所追求的目标高度一致。
坚持“民生为大”,心怀“国之大者”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挖掘新经济增长点,积极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把“民生为大”置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大视野下,伴随数字、绿色、健康消费等系列利民惠企政策的出台,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将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增长点。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善于从群众期盼中找准发展契机,紧贴民生推动经济社会进步,可以促进发展和民生有效对接、良性循环,在解决民生难题的同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例如“千万工程”是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由点及面、迭代升级,造就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万千农民群众,在化解民生难题中全面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进一步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巩固乡村振兴发展成果。
坚持“民生为大”,践行“民生小事”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举措。要不断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坚持就业优先政策,其中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是当前需要重点支持的就业群体,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就业服务,利用送政策、送技能、送信息等活动针对重点群体特点实施精准帮扶、开展精准就业帮扶工作。其次要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实现就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是教育高质量发展,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部门和机构,都需要更多地发展高质量的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简单的数量上的扩张,相关部门也需要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各阶段教育系统的设置(包括学科、专业、选拔考试等)进行提前引导,坚定不移推动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光要做好理论人才培养教育,也要做好技术人才培养教育,通过加快建设现代职教体系,让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促进产教融合,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推进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创新,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comment/26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