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是一场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基层减负“减”的是负担,“增”的是幸福指数,各地区各部门要在为基层减负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在“减”字上做文章,实现“一减N增”的效果,让基层干部能够轻装上阵“跑”出人民满意的好成绩。
以“为谁减”为方向,“增”强基层干部想干事的决心。“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当前,部分地区面临着“越减越负”的问题,稍不注意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就会换个“马甲”再出现。如何避免陷入“越减越负”的怪圈,让基层干部能够真真正正为人民群众服务,在基层一线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各地区各部门要坚持“为谁减”的导向,明白一切工作是“为了谁”和“由谁来评判”是政绩的落脚点,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引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经常性深入一线听基层干部在“忧什么”、在“盼什么”,反思自身是否存在的思想偏差,从思想上坚决反对和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加大通报曝光力度,用好反面案例来引导党员干部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严重危害,用好警示教育课堂,,达到揽镜自照、提神醒脑、引以为戒的良效。
以“减什么”为目标,“增”强基层干部能干事
的
本领。“下之所以为,惟上是视。”加重基层负担的源头往往来自于个别机关和部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关键是要弄找准“负”的源头,弄清“减什么”的问题。一段时期以来,基层干部的“痛点”和“累点”主要来自于考核评估名目繁多、“文山会海”、过度留痕、“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各地区各部门要清醒认识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就像“牛皮癣”,稍有不慎、处理不当就会“卷土重来”,要开展全面彻底的“大扫除”,系统梳理基层权责事项清单,明确权责“边界线”和“责任田”,把需要基层履行的任务分出来,把上级部门应该配合、收回的任务列出来,防止不属于基层职责的向基层倾斜转嫁,切实把基层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要减少不必要的“自选动作”和“创新动作”,坚持严的总基调,一以贯之落实党中央的“规定动作”,让基层干部腾出更多时间去走村入户、访村进组,实现从思想减到作风简、从作风简到负才减的转变。
以“怎么减”为抓手,“增”强基层干部干成事的底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形式主义非一日之弊,为基层减负亦非一日之功。基层减负过程中要谨防出现“风过了无痕、雨过地皮湿”的现象,减负不能只靠某一地区或者某一部门进行单打独斗,各地区各部门要在“怎么减”上下功夫,要在督查检查上做“除法”,应当尽可能联合组团,采取明察暗访、“四不两直”等方式开展真督实查,对减负不实、涉嫌增负的事项逐个排查、挨个解决,帮助基层干部摆脱不必要的干扰。要在激励担当上做“加法”,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在政策、待遇、资源、编制、人员上对基层给予一定倾斜;同时,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引导基层干部知责、尽责、负责,防止基层减负变成基层干部“庸懒散浮拖”的“挡箭牌”。要在长效机制上做“乘法”,落实好基层减负各项措施,总结提炼成熟经验和有效措施,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整治合力,让基层干部真正享受到基层减负的“阳光雨露”,更好地大步迈开向前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comment/25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