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鲜明立场,不仅是对全党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更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遵循。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人民至上”,做到听民声、聚民力、顺民意,让人民与改革“双向奔赴”,助推改革“巨轮”行稳致远。
听民声,坚定“一切为了人民”的根本立场,让人民呼声与改革“号角”同频共振,把稳改革“方向舵”。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全面深化改革的大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小事,群众的声音反映着时代的需求和发展的方向,聚焦老百姓的急难愁盼,才能找准改革的发力点、突破口。党员干部要用好调查研究的看家本领,走出机关办公室,走出“自我设计”,走进百姓起居饮食的门庭宅院,走近百姓劳作的田间地头,到老百姓中间去,在家长里短中挖掘出民生的痛点、发展的难点,在街头巷尾的闲谈中捕捉社会问题的症结、发展瓶颈的关键,做到“身入”基层,“心到”群众。化手中的“笔杆子”为群众的“麦克风”,让基层声音传的更响、更广,将老百姓的需求清单变为改革的任务清单,将老百姓的烦心事当做改革的头等事,在群众呼声中把稳改革的“方向舵”。
聚民力,发扬“一切依靠人民”的优秀作风,让人民力量与改革“引擎”同向发力,蓄积改革“动力源”。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大地脉络”青藏铁路,是人民用铁锹一锹一锹筑起的希望坦途;“人工天河”红旗渠,是人民用锤子一锤一锤凿出的生命脉搏;“智慧之光”港珠澳大桥,是人民用智慧一点一点连接的创新纽带……回顾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人民始终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汲取群众智慧,凝聚群众力量,才能按下改革的“加速键”。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无论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还是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抑或是民生领域问题的攻坚克难,我们都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凝聚群众磅礴伟力。既要拜人民为师广纳贤言,向群众学习躬身问计,更要引导人民群众做全面深化改革的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不断壮大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攻坚力量,在新征程中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顺民意,树立“一切由人民评判”的政绩观念,让人民期盼与改革“行程”同轨并迹,校准改革“坐标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改革方向对不对,改革成效好不好,唯一在标准就是群众满不满意,唯有让群众做监督员、裁判员,改革才能不偏航、不触礁。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到二十届三中全会,“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一以贯之。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深化对改革目的和发展归宿的认识,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把握改革的目标方向,立足于人民的利益审视和解决改革中的关键难题,以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准确度”,使改革始终得到最广大人民的衷心支持和热烈拥护。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对涉及到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要下足“绣花”功夫,做足精细“文章”,将改革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只有当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改革释放的红利,改革的“巨轮”才真正到达胜利彼岸。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comment/20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