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北漂独生女第一次面对父母生病的推文引发许多独生子女的共鸣。不像上一代人同辈兄弟姐妹众多,父母生病可以轮流照护,80、90后的独生子女们没有可以参考的模式,只能和父母一起探索:让不再年轻的父母相互支撑,或是重金聘请护工,还是请假甚至辞职回家专心照护……选择虽多,但每项都令整个家庭担心焦虑。
独生子女们紧张地担忧自身是否有能力在繁忙工作的同时给予深爱的父母最周到的照顾。老人们既面对着病痛的折磨,也在担心自己是否会成为子女的拖累,于是将对病痛的焦虑和恐惧压入心底,独自承受。独生子女在事业与家人间的平衡、父母在自我和下一代间的抉择,更是整个家庭所面临的来自经济、精力和代际关系的冲击。这一代家庭关系的维护和家庭组织的维系所面临的难题是前所未见的。全新而紧迫的社会课题已经摆在眼前:如何让独生子女们放下焦虑、让老人们更觉温暖,让一代独生子女家庭在面临生老病死的人生常态中更显坦然和力量?
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要首当其冲。通过媒体宣传和公众教育,提高全社会的关注和理解程度,引导公众对独生子女面对父母生病难题的科学认识和提前谋划。指导用人单位、工会加强员工关怀,为独生子女提供灵活的工作安排和“职工家庭援助计划”等有益支持。积极探索引导全社会力量参与医养服务的新路径,推广家庭长期护理保险,鼓励慈善机构设立针对独生子女家庭老年人医疗照护的专项公益基金,引导社会组织和志愿队伍针对性开展居家照护、心理疏导、看病陪诊等服务。多措并举,打通全社会关注-重视-理解-支持的链条。
家门口的综合医养服务更刻不容缓。面对老人的常见病、慢性病,做优家门口的综合医养服务是更有效率、更有温度的解决方式。一方面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推广家庭医生团队签约制度,与老人建立紧密联系,提供健康咨询、用药指导等服务,使小病、慢病、常见病能够在家中和社区卫生中心得到有效治疗和稳控,降低人力、精力成本。另一方面,社区应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天天敲门”“民情日记”关注服务独生子女家庭,搭建平台载体,开展健康讲座、心理疏导、文艺活动等,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充实精神世界的同时,积极引导独生子女与父母保持良好的沟通,相互支持、共同面对挑战。
智能化的支持手段是重要助力。应当更加鼓励和支持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在医养领域的开花结果。利用智能穿戴设备等监测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推出在线医疗平台,打通电子病历信息管理,通过一站式远程挂号缴费、问诊会诊等方式减轻独生子女的陪护负担。依托家庭AI助手、智能辅助器具等设备提升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实现科学养病、解放人力、降低成本的共赢。
不确定性总是令人忧心忡忡,尤其是面对疾病和死亡的时候,这是一代独生子女必须经历的洗礼。但独生子女面对的难题本身,更需要全社会共解,让老人们老有所依、心中有底,让独生子女们轻装上路、一往无前。(武汉市青山区“青评调”网评团队、红卫路街道办事处 谢晨阳)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comment/19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