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牛奶盒交易”?教育不能流于形式主义!

“除了书面作业,这届小学生还人均几件手工、几份报告和上百个需要收集的环保物品。”这是近几年新增在幼儿及小学教育“素质拓展”中的内容,但这背后,其实是每天蹲守在网上买“成品”的家长在替学生们负重前行。二手交易平台出现了新的商机,满屏整捆整捆被压扁的空牛奶盒带来的视觉冲击——“多余空牛奶盒回收、已剪开洗净晾干、28元100个包邮……”

这项作业并不只满足于“上交”。部分老师“交作业”的时候,为了面子上好看一些,会和很多奖励挂钩。上交空牛奶盒的多少与附加回报相伴,甚至“学期末评三好学生更有优势”。为此,身边有家长一次会交三五百个。还有的牛奶盒交上去几天后,老师会给每个学生发一个小本子,说是牛奶盒制成的。孩子在这些“连哄带骗”下虽然有些迷糊,但也不会多想。牛奶盒的“剩余价值”倒是发挥的淋漓尽致了,原来到最后达成的还是只有家长受伤的世界。

但这不是个例,而是伴随社会发展出现的普遍现象。

卷出新花样的作业,让全家人跟着遭罪。一些学生家长认为,学校倡导环保意识原本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变成了一种“走形式”“强要求”的作业,那就有点本末倒置了。这不仅没有真正培养到孩子的环保意识,反而成为了学生和家长的一种负担。

针对此种现象,国家立即反应采取行动。基础教育司表示,“要着力强化学生作业管理。鼓励布置分层次作业、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注重设计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作业、综合性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不得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孩子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确需家庭教育的积极配合,但要厘清老师和家长的责任边界。家长可视情督促、辅导学生完成常规家庭作业。当课余任务超出了小学阶段的孩子能够承担的范畴、还给家长增添了许多无意义的麻烦时,在执行过程当中慢慢就忘却了初衷和本该有的意义。

相关部门要健全作业布置机制、提升作业质量、加强日常监管等方面,强化学生作业的管理工作。同时,优化家校合作,和家长结成同盟,因材施教、因人制宜,布置分层次作业、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让学生作业回归“温故知新”的初衷,回归素质教育的本位。

少一些形式、多一分合乎情理的关怀,家长才能真正解放双手;而小学生们发自内心的求知欲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才有安放之处。

作者:吴寒

单位:武汉市青山区“青评调”网评团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comment/18320.html

(0)
选调生选调生
上一篇 2024 年 8 月 29 日
下一篇 2024 年 8 月 29 日

你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