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要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应当坚持人民至上,常怀为民“初心”、“匠心”、“决心”,实干担当、攻坚克难,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真正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
笃定为民之志,以“一片冰心在玉壶”绘好“民心地图”,守为民“初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和坚实根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党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各项工作之中。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涵养真挚用情的为民情怀,牢固树立“百姓的事无小事”的理念,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端正为民之姿,以“但与民生谋福祉”把准“民生脉络”,铸为民“匠心”。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着力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完善民生保障体系建设,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四下基层”,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了解民情、听取民意、集中民智,聚焦聚力解决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问题,真正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落到实处。
扛牢为民之责,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破解“民情难题”,怀为民“决心”。务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党员。”洞察百年党史,无数像黄文秀、席世明、张桂梅等人一样的优秀党员用行动为我们做出了最好的示范,是“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最生动的体现。软肩膀挑不起硬担子。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扬钉钉子精神,自觉做勇于担当作为的不懈奋斗者,锐意改革创新,敢于善于斗争,愿挑最重的担子、能啃最硬的骨头、善接烫手的山芋,“身”入办实事的“一线战场”,用心用情回应“槽点”、打通“堵点”、破除“难点”,切实把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清单”变成“幸福账单”,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夏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comment/18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