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听“群众之声” 答好“三问于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重大原则之一,充分说明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人民,改革的动力源自人民,改革的成效由人民来评判,改革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党员干部立身处世、干事创业,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善听“群众之声”,从“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中解锁“人民至上”的政绩密码。

善听群众“呼声”,从“问需于民”中掌握“最关心、最迫切”的民生需求。“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民生的难点、痛点,老百姓最能切身感受,民生政策准不准、好不好,老百姓也最有发言权。对于民之所忧、民之所盼,党员干部要“俯下身子”用心听、用心记、用心找答案,带着“半杯水”的心态做调研,在“零距离”贴近群众中汲取群众语言的丰富内涵,带回最真实的基层情况。要“广开路子”经常上网潜潜水、发发声,走好网上群众路线,通过领导信箱、政务热线、网络“留言板”等平台把准网民需求“脉搏”,读懂网络社情民意“晴雨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畅通社情民意“直通车”,达到在制定政策时精准聚焦问题、提升决策的科学化水平的目的,从而将“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落到实处。

善听群众“和声”,从“问计于民”中汲取“沾泥土、冒热气”的群众智慧。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拜人民为师、向群众学习,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重要的工作方法。回顾百年党史,每一次成功的取得和实现,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毛泽东把群众当成“可敬爱的先生”,焦裕禄从群众中学得防风固沙三条妙计。基层是智慧的“富矿”,是科学决策的“源头活水”,只有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才能做到胸中有方、手里有招、脚下有力。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常态化征集管用的“土办法”、创新的“金点子”,多听取“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民智民策,积力之所举、众智之所为,用群众经验破难题,以群众参与增活力。

善听群众“掌声”,从“问效于民”中收获“立体化、全方位”的评价口碑。只有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政绩才是真正的好政绩,才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真政绩。人民群众是各项方针政策的直接受用者,干部作风有没有改进,工作质效有没有提升,民生政策有没有短板,群众心中自然有杆秤。“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广大党员干部要算好全局账、长远账,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好事和“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潜绩。要完善常态化“问效”机制,定期开展“回头看”,不能让群众的问题“尘封”在心里、“停留”在纸上,更不能让群众“说了白说”,而是要把“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落到实处,言出必践,口惠实至,以此来收获群众的信心、信任和信赖,形成干群关系的良性互动。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兴隆镇人民政府马平川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16491.html

(0)
先锋 文汇先锋 文汇
上一篇 2024 年 8 月 15 日
下一篇 2024 年 8 月 15 日

你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