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给出重要方法论。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内涵、核心要义、本质要求,以更具前瞻的战略眼光、更加有效的务实举措、更为积极的主动作为,不断向科技兴、产业兴、人才兴发力,牢牢牵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紧紧握住产业创新的“助推器”,时时抓住人才创新的“原动力”,向“兴”发力,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向“科技兴”发力,牢牢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为新质生产力“增动能”。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依靠创新驱动是其中关键。科学技术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变量,进而不断催生新兴技术、新兴产业,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硬核底气。百舸争流、大国竞争,关键要看科学技术的整体进步、生产能力水平的创新发展。向“科技兴”发力,要注重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要坚持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主攻方向,牢牢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不断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使科技创新从“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以科技创新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引擎”,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上,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澎湃动能。
向“产业兴”发力,紧紧握住产业创新这个“助推器”,为新质生产力“提效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产业则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关系日益紧密,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创新反哺科技创新,可以实现科技创新的多产业应用、多场景赋能,形成促进生产力提升的乘数效应乃至指数效应。企业的发展过程是不断创新的过程,因此企业天然的需要创新、善于创新,是产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要为企业创新“搭好台子”“架好梯子”,推动政产学研协同,为企业提供更多优质创新资源,助力企业深入开展技术革命,在创新的舞台上唱响一出出“好戏”。要与企业勠力同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改造升级“老字号”,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装备制造等产业赋能增效。深度开发“原字号”,对冶金、石化等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改变“炼”有余而“化”不足和原材料有余而增值链不足的状况。培育壮大“新字号”,助力新兴产业茁壮成长,为未来产业突破攀升积聚力量。
向“人才兴”发力,时时抓住人才创新这个“原动力”,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能”。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依靠人才,方能决胜未来。新时代新征程,要抓住“人”这个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倾心引才、悉心育才、真心爱才,进而实现新质生产力新的跃升,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澎湃动能。点亮创新人才之灯,要摸清自身“人才底数”,立足“需求匹配”,因地制宜探索多元化柔性引才机制,紧盯地方特色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实际,实现靶向引才、以产引才,将最好的人才放在最适合的岗位。完善评价机制,重视行业评估,坚持以用为本,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用人机制,把位子、平台、待遇、荣誉给优秀人才,同时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增添干事动力。要持续完善人才服务体系,为人才全方位做好人才安居落户、医疗保健、子女就学等事项,以优质的人才服务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发展保驾护航。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横州市委组织部 谢国辉)
本文信息源自 共产党员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11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