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石”,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压舱石,也是国家稳步发展的“定星盘”,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神经末梢”。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营造见义勇为社会氛围,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加强基层治理,要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国政府的执政理念,所以,在基层治理方面,政府应积极发挥“排头兵”、“领头羊”作用,主动作为,改善民生。通过强化基层党建引领力,定期开展组织生活、党员教育培训等方式,确保党员队伍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推动高质量安全发展。积极推动党员干部进基层,深入基层了解群众需求,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施“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制度,引导党员干部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民生改善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同时,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提高他们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强化基层勇于担当的组织保障。
加强基层治理,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束缚。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关键所在。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束缚,积极探索符合时代特征、符合基层实际的治理新模式、新路径。比如,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智慧化治理平台,实现治理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推行网格化管理,将治理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实现精细化治理;引入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多元主体参与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
加强基层治理,要建立健全责任落实机制。以“党建+网格”为着力点,做优做实网格微治理工作,实现服务群众和群防群治的“无微不治”。发挥社区网格干部“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通过日常走访巡查,掌握群众日常生活实时动态。同时要建立健全责任落实机制,明确各级各部门在基层治理中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加强督查问责,对履职不力、推诿扯皮等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形成强大的震慑效应。
创新基层治理方式,促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有效推动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为社会和谐稳定保驾护航。党的建设与基层治理现代化深度契合,加强党建引领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汇聚社会多元主体合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夯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根基,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西市街道紫竹林社区 张小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comment/27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