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事关民生福祉,镜鉴党的作风。长期以来,职责边界不清、权责不一致、责能不匹配等问题,导致基层负担过重。《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的出台为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提供了重要制度遵循。特别是其中提到“要厘清权责边界,理顺职责关系,把应减之负与应尽之责区分开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各安其位、各得其所”,既传递“必须减”的鲜明态度,又指出“怎么减”的关键方法,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一以贯之、全面从严整治形式主义的坚定决心。
明确权责清单,促进基层履职。“属地管理”的本意是“谁的地盘谁管理”,用于强化基层责任,促进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工作落实在基层,引导广大基层干部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但是在现实中,有的上级职能部门滥用“属地管理”原则,将本属于自己承担、责任大、风险高的“烫手山芋”,将难推动的工作、难化解、任务重的问题,以“责任状”、“交办单”的形式甩锅基层乡镇,把机关的责任变成了基层的责任,把责任主体变成了督查主体。出现问题后也由基层“买单”,基层政府成了“背锅侠”。“属地管理”的边界不清既寒了基层干部的心,又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泛滥,对于没有执法权的乡镇基层来说,既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又给基层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分散了基层干部服务群众的时间和精力,让基层疲于应付苦不堪言,必须彻底根治。
明确权责清单,推动基层治理。厘清“属地管理”边界,科学划定上级职能部门与基层政府的责任边界,明确基层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科学制定督查问责体系,确保“该是谁的责任就是谁的责任”,该打的板子决不能打歪。有利于打掉上级部门往下推卸责任的“挡箭牌”,避免问责虚化泛化简单化问题,最大程度地保护和调动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
明确权责清单,为基层干部减负增能。“减负不减劲,松绑不松懈。”是落实基层干部松绑减负的目标所在。通过厘清“属地管理”边界,切实减轻基层干部负担,让基层干部回到服务民生的基层工作本源,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躬身实践中。认真贯彻落实《若干规定》,立足小切口,设置硬约束,以清单的方式厘清基层履职事项,着力打造事权清晰、责能相适、履职顺畅、保障有力的权责体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comment/27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