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古以农立国,乡村是中华文明根脉所系,乡村文化关乎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中国特色的文化厚植,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石。乡村文化是我国数千年农耕文明历史在乡土空间、农业生产、乡村生活中创造的物质遗存、精神财富及与之相适应的日常习俗和制度形态的总和,并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认同和道德规范,维系着人们的精神家园和社会秩序,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积淀深厚的人文理念和精神滋养。保护发展乡村文化延续传统文脉、守护民族根基、生成文化自信,是推动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提供价值引领和精神动力。
推动乡村振兴,助力文化发展。在乡土社会发展过程中,乡村文化既作为乡村治理的内容、任务和目标被不断改造和发展,也在乡村政治、经济、社会治理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传统乡村社会的宗族观念、乡村习俗、村规民约、儒家伦理等不仅构成乡村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乡村认同和行动的重要基础,对农民的行为具有相当大的约束力,形成乡土社会彼此监督、自我约束、有序行动的机制,维护着乡村秩序。
推动乡村振兴,助力生态发展。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农民富裕富足,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上,也体现在精神文明层面,要坚持以绿色发展促进乡风文明,充实乡村振兴精神内涵。深入挖掘和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生态智慧,破除落后的自然资源乱采乱伐旧俗,秉承勤俭节约、珍惜粮食、珍爱土地的优良传统和农人本色,把握绿色生活的实质与意义,树立绿色文明风尚,培育爱护自然、保护资源的新时代乡风生态文明。
推动乡村振兴,助力群众服务。聚焦百姓关切,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实施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到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党和政府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民生事映照为民情怀大格局。“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教育医疗住房,一件件民生事,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具体需求,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大局,组合起来构成的就是治国理政的大事、要事。这是情系人民的赤子之心的生动体现,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有力彰显。
“作于细”才能“成其大”。为民造福不是一句空话,越是民生事,越需要有力有效地落实执行。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观点方法,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指针。广大党员干部务须时刻铭记大事与小事、民事与国事的辩证法,实现好一项项民生期盼,努力让人民群众心情愉快、人生出彩、梦想成真。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心实意为人民办实事、解难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方能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刘紫先)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comment/26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