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我国提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之后,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便得到了进一步重视。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指出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在竞争与协作并存,困境与出路同在的2024年,以流动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为特征的国际环境似乎进一步得到了凸显。在中华文明对外传播中,我国已经获得了一定成就,但是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造成了中华文化传播的困境。对此,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仍然需要我们寻求创新与改进。
一、中华文明对外传播的现状
(一)成就:传播理念改善与对外宣传格局初步建立以往,世界上所强调的“对外宣传”是基于传统的“宣传”观念,所进行的出于宣传者自身需要的,力图影响国际认同和他国受众的认知、观念与行为的跨国传播活动,其所坚持的宏大叙事也导致出现了部分国家宣传片在国外播放遇冷的问题。如今,“宣传”观念逐步被“传播”概念所取代,现在的对外传播更多地强调国与国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的开展,更具交流性,更注重海外用户的需求,更强调议题设置的主动性等。在改善传播理念的基础上,我们大力推动国际传播守正创新,理顺内宣外宣体制,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集群,积极推动中华文明走出去,有效开展国际舆论引导和舆论斗争,初步构建起多主体、立体式的大外宣格局,我国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其中,进入新时代,我国开启了新一轮媒体融合发展和改革创新的进程,加大了对全面深化新闻改革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以新华社、人民日报社、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社为代表的中央主流媒体一方面积极采用先进的采编等技术和新颖的传播手段,不断扩大报道范围,提高国际新闻报道数量和种类,增强报道时效性和影响力,壮大国际传播人才队伍等;另一方面还善于使用和充分利用海外传播渠道,如在国外社交媒体上注册官方账号,加强与国外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等,以“借船出海”的方式吸引了大量海外用户。
(二)困局内部实力和观念不足与外部传播隔阂然而,我国国际传播还存在“声音比较小”“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开叫不响”等多重话语困境。从内部来看,我国的部分媒体与国际媒体还存在一定差距,具体表现为:叙事主体单一、深度报道不足、各个媒体平台缺乏资源共享与联动、节目水准参差不齐、社交媒体平台与粉丝互动性偏弱等。我国对外传播呈现集中化与片段化的双重特征,而非更具稳定性的常态化特征,多为严肃性话题,而没有做到“说”故事,缺乏真情实感,难以融入西方语境。这种刻板老套的“卡普勒说教”式宣传并不能有效地塑造国家形象。从外部来看,当前国际传播的大背景仍是西强东弱的国际舆论格局。以BBC、CNN、《纽约时报》等为代表的西方媒体抓紧筑牢话语权壁垒,扩张在全球的话语影响力,垄断地位仍难以撼动。同时,部分西方媒体刻意捏造“威胁论”歪曲中国形象,比如,将“一带一路”解读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将“人类命运共同体”污蔑为“地缘政治扩张”,这些都是对中华文化的误读,使得中国的对外传播活动频频受到围追堵截。同时,不同于西方低语境国家直接坦率地表达观点,作为高语境国家的中国在进行语言传播的过程中绝大部分信息存于物质语境或内在个人之中,因而在西方文化体系下,对东方话语的解码不可避免地产生文化折扣。总的来看,中国国际话语权缺失的根本局面依然没有改变。
二、以中华文明为依托,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一)传播主体多元化,凝结鲜活立体的形象碎片讲好中国故事应当处理好官方传播与民间传播的关系,推动传播主体从一元向多元转变,从官方拓展到全民参与,产生协同效应。首先,我国应当努力打造外宣旗舰媒体,提升国际舆论话语权。在主流媒体的带动下,进一步挖掘地方性传播机构的潜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传播能力的、差异化的、接地气的地方性新型主流媒体。同时,主动培养网络世界的意见领袖,引导专家学者、公众人物、网络大咖、海外留学生、华人华侨等利用第三方传播平台展开讨论、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对话。其中,可以借助国外有影响力的媒体或者个人传递中国声音,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比如近期,我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外国人来华旅游,并在网络上展示他们的所见所闻,不仅带火了中国旅游,还对外展示了一个真实、生动的中国形象,推动了中外经贸合作,可谓一举多得。由此,通过新媒体平台的节点连接与扩散的优势,多主体的传播有利于凝结起良好国家形象的信息,打造立体真实的中国形象。
(二)传播内容共通化,实现情感与价值的共鸣当下,我国在进行中华文明对外传播时,核心路径更多还是宏大叙事,而缺乏微观呈现的故事模式,而采用适当软性的方法从小视角讲大故事,通常更容易实现情感共鸣。比如,李子柒虽然并未针对海外市场进行刻意传播,但是视频中展现的农村生活景象和生活方式,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这与西方哲学中的“诗意栖居”是契合的,因此容易被海外受众所接受和认同。因此,应积极深入挖掘、有效传播中华文明与世界共享的思想资源和共通的意义空间,推动中华文明的广泛传播,从而引发交流共鸣,进而由点及面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价值。
(三)传播方式泛在化,由“硬”灌输转向“软”实力除了作为传播我党和人民“喉舌”的主流新闻媒体肩负着中华文明对外传播的任务外,我国还需利用多元化的渠道,从短视频到音乐作品,从游戏到网络小说,从热播剧到网络应用,在文化、科技、环境、时尚、旅行、体育等各个方面,构筑一个亲切的中国形象,减少因为语境差异所造成的文化折扣。比如2022年我国成功举办了冬季奥运会,该运动盛宴没有刻意强调政治议题,而是通过冰墩墩、开幕式外国运动员的短视频等方式广受关注。借此,熊猫吉祥物、二十四节气、“天下大同”的理念等中华文化实现了泛在化的传播。今年暑期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在国内外的爆火,更是进一步传递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不过,总体来看,这种传播实践仍是远远不足的,中华文明仍需通过更多制作精良、预算充沛、慢工细活的经典作品或者活动进行传播。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焕发出新的光芒。新形势下,我们要将传统文化的根基打牢,充分发挥和利用好互联网的优势,让中华文化和中国故事更好地弘扬与传播,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comment/26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