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给上海市杨浦区“老杨树宣讲汇”全体同志回信中,鼓励宣讲队伍继续发扬“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结合亲身经历,向市民讲历史,讲党的创新理论。基层宣讲是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重要渠道,宣讲队伍肩负着畅通理论进基层“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责任,务必坚持增强队伍素质求新气、深入基层群众接地气、建载体搭舞台聚人气,以讲提“气”,以“气”成势,让党的理论“声”入入心、“声”入万家。
建强宣讲骨干队伍,找准“小切口”,敢为先、争创新让基层宣讲充满“新气”。党的创新理论内涵丰富、视野宽广、思想深邃、立意高远,跟随时代变化时刻推陈出新,这就要求宣讲队伍要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库,始终坚持原原本本学、逐句逐字学、结合实际学,把各种理论知识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紧密结合,讲出时代声音、讲出制度自信。要积极深入基层调研,根据群众所需,精准制定队伍培训方案,锻炼宣讲队伍“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能力,通过理论的创新、内容的拓展,广泛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不断推进理论宣讲走深走实。同时,要打造高素质的宣讲队伍,不仅要会培养,还要会引进,把讲政治、有觉悟、能力强、善表达、懂技术、会经营、能致富的基层干部、选调生、农业行家、优秀乡贤邀请来进行宣讲,让广大党员群众从更多维度、更广视野学习党的创新理论
厚植群众精神土壤,用好“小视角”,沾泥土、带露珠让基层宣讲充满“地气”。要避免群众被动接受的单向灌输模式,多采取双向互动交流,要把讲台让给群众、话筒交给群众,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既向群众宣讲党的理论,又对其进行实际需求的技能学习培训,改变群众心中理论学习“可望不可求”的固有观念,让宣讲成为百姓身边事。要培养“乡村理论家”的能力,用朴实无华的大白话、家常话开展宣讲,以“小话题”讲好“大理论”,以“小故事”讲活“大道理”,以“小视角”讲透“大主题”,让形而上的抽象理论变得鲜活直观、生动形象。同时,积极让宣讲沾泥土、接地气,通过“理论宣讲+本地文化”、“理论宣讲+文艺表演”等途径,把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文艺创作、文化惠民活动中,以戏剧、歌舞、小品、三句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群众在寓教于乐中实现思想上解惑、生活上解困、政策上解渴。
拓宽渠道丰富形式,搭建“小阵地”,讲特色、出实效让基层宣讲充满“人气”。载体在传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稳定、特色的载体能让党的创新理论传播事半功倍。要把阵地建在群众间,结合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精准设置内容新颖、形式丰富的宣讲主题吸引群众主动参加宣讲。要建立线上线下宣讲模式,线上要利用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依托学习强国等官方平台,定期开展线上内容推送和宣讲活动。线下要进乡村、进社区、进学堂、进企业,持续拓展理论宣讲的空间,在一个个活动场所插旗,不断创建一个个新阵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建立有特色的宣讲平台,松溪县结合群众爱喝茶的特点,创新“吃茶话事”、“松溪讲习班”机制,让人民群众在喝茶休息的同时,切实感受党的关怀和思想的温度。
(南平市松溪县茶平乡赵永鑫)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comment/24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