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考察安徽时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推动移风易俗。”风俗,起源于古,流传于今,风俗的形成既是规范了人们行为、凝聚群体力量的重要纽带,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寄托,但在这一过程中,一些陋俗早已与社会脱节。近年来,随着移风易俗工作不断推进,一些地方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的现象已有所缓解,却也仍是一大难题。“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移风易俗古已有之,不妨以古为循,让这一难题“易”元多解。
深耕“易”耨除旧观,以新风新尚破思想之困。破除旧有观念是移风易俗的核心所在,唯有大众从灵魂深处洞悉旧俗之弊,方有变革之愿。战国初期,西门豹治邺,破除“河伯娶妇”陋俗,便是以智慧启迪民众的典范。他深知此迷信陋俗为地方豪绅与巫婆勾结,鱼肉百姓之举,于是在河伯娶妇当日,用巧妙之计将巫婆和三老投于河中,使百姓明白这一骗局,从内心深处打破对这一陋俗的盲目遵从。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借助多种宣传教育手段,传播现代文明理念。要发动党员志愿者通过线上线下广泛开展宣传,利用宣传漫画、乡村春晚、网络短视频等渠道,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天价彩礼使家庭负债累累、厚葬薄养违背孝道真谛等负面效应,让民众一目了然。通过举办主题讲座和培训课程,邀请民俗专家阐释旧俗背后的封建迷信、攀比虚荣等落后思想根源,从苦不堪言的“人情债”“面子债”中冲出桎梏。同时,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要邀道德模范现身说法,讲述践行新风尚带来的美好与和谐,弘扬文明新风,使移风易俗观念深入人心,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生活观念。
变古“易”常改旧制,以新规新约解治理之难。“法者,治之端也。”推动移风易俗的关键在于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准则规定,创新移风易俗的抓手载体。秦国商鞅变法通过法令改变秦国一些旧有风俗,如分户令促使小家庭制发展,利于国家管理和发展,为秦国崛起奠定基础。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将儒家思想与社会制度相结合,通过礼教规范人们的行为,从国家层面确立了一套道德和风俗规范,使得社会秩序更加稳定。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要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充分发挥群众自治之力,以群众喜闻乐见的顺口溜、快板等形式,制定契合当地实情、符合民众意愿的村规民约或居民公约。各地通过对红白喜事规模、彩礼数额、丧葬形式等细节均详细规定,对响应倡导者给予荣誉表彰,对违反者予以批评教育。要创新工作方式,通过举办“集体婚礼”、建设乡村文化宴会礼堂、邀请地方知名网红参与主持并直播等形式,既给足“面子”需要,又满足“里子”需求,打消群众顾虑。同时,建立严格监督机制,让老乡贤、老党员以及村民理事会等全程监督,对低俗婚闹、铺张浪费等行为及时制止,造成不良影响的依照村规民约予以处罚,确保制度落地生根,为移风易俗保驾护航。
出陈“易”新立美德,以优秀文化答时代之问。移风易俗不是全部摒弃,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如“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节俭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思想,流传至今都是我们滋养心灵的瑰宝。古时,许多家族以家训家规传承良好家风,如《颜氏家训》教育子孙要秉持忠厚传家、诗书继世之理念,规范家族成员行为,使良好风俗世代相传。范仲淹家族的“义庄”,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制度,保障了家族成员的生活,同时培养了家族成员的互助精神和良好品德,对地方风俗产生了积极影响。周公制礼作乐,通过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礼仪制度,规范了人们的行为举止和社会关系,使得社会秩序井然,文化得以繁荣发展。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好文化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同时,要赋予传统民俗文化崭新的时代内涵,积极培育现代文化,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品牌,通过打造民俗文化馆、举办读书分享会、文化展览、民俗体验等活动,让广大民众感受文化魅力,自觉摒弃陋俗,提高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comment/24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