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市民化指的是农民工在生活意识、权利意识的发育以及生活行为方式向市民化转变的过程,同时还有职业和身份的非农化转换,包括户口及其附带的福利保障等。
农民工的市民化不仅涉及其自身的切身利益,还关系到整个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对解决三农问题、城乡差距问题具有极大影响,更是对我国经济、政治、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具有重大意义。新时期,在取得当前良好成绩的同时,还应继续保持“三个提高”持续发力,助力农民工市民化实现“撑杆跳”。
一是提高政策支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需要继续提高政策支持。国务院印发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指出要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农民工流动的体制障碍。长期以来,大城市是农民工向上流动的主要选择,但大城市在推动农民工市民化方面的举措还有待完善,还需继续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为农民工的市民化转型提供便利,从而让农民工能够更轻松、更有力地完成市民化“撑杆跳”。
二是提高技能培训。相较农村来说,城市生活压力大,生活成本较高,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使其有一技之长,有稳定的收入,是农民工市民化在城市留得住的最好保障。应构建全方面、多类型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制定新一轮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加大专项财政资金投入,实行常态化、制度化的就业前培训、转岗培训和在职培训,帮助农民工积累和提高人力资本,以获得更高质量的就业和更高水平的收入,从根本上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能力。
三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尽最大可能让农民工享有市民待遇,与城市居民享受同样的教育、就业、社保等方面的权利。在社会保障上,按照应保尽保的原则,扩大征缴覆盖面,实现农民工社会保障在全国范围内的转移接续和高效统筹,将新生代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建立面向新生代农民工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障体系;同时把新生代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救助体系,积极开展应急救助、困难救助、法律援助等,更好地帮助新生代农民工解决困难、扎根城市。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comment/23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