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安徽的考察中指出,要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党员干部站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上的前列,要以更加健康的心态,更加清醒的头脑,更加昂扬的斗志,少接受“客里空的赞扬”,多反思“前线的批评”,瞄准干事创业的困难处,为建设现代化国家添砖加瓦,攻坚克难。
1942年发表的话剧《前线》中描述了一个记者客里空,为了美观的报道和名头,脱离实际,捕风捉影,夸大事实,后来被代指作风浮夸,华而不实,只做漂亮工作的人。而前线这部话剧,正是在批评像客里空这样的人,《解放日报》的社论中指出:“像《前线》这样的批评,乃是每个人应有的责任。学会赞扬好的,这是很重要的,学会批评不好的,也同样重要”。
“客里空的赞扬”是万万不可的。党员干部是深化发展的排头兵,从新中国诞生之初,到进步的新时代,一批批的党员干部在塑造着新的故事,不断地投入新的工作。但有人会走入歧途,抓工作不讲实效,不去关注基本矛盾和实际问题,只抓完成的“好不好看”,将实效性弃之不顾,对形式感趋之若鹜,到头来工作看似滴水不漏,却无法取得任何成果。党员干部要抓实效,重实干。“我们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每一项事业,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对表面工作的粉饰追捧是要不得的,没有实干的心是不行的,工作中来不了半点虚假,党员干部须坚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敢于担责,狠抓落实,着眼于工作实际,有问题就去实际解决,有困难就迎难而上。中国的发展也正是在这样的必胜信念下才得以攻坚克难。当无数干部摒弃花架子和懒性子,现代化才能稳步向前。
《前线》的批评则是时刻需要的。党员干部也是巩固发展成果的泥瓦匠,时刻对发展的道路纠正补错。伟大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时刻面对着自满自负的危险和环境的蛊惑。我们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新,具有非凡的自我更新能力,这是党员干部人葆动力,不褪色的秘诀。在《前线》剧作问世后,《晋绥日报》以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对新闻失实现象进行了检查与纠正,密切了党与群众的关系,对党的新闻工作作出了正向的影响。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要务,而纯洁性则是党员干部的首要准则。一方面,党员干部要多进行来自内部的自我革新,进行深刻的自我批评与剖析,明确认识自我的能力与特点,从而把握对问题的着力点。另一方面,干部也需要接受来自外部的批评,从来自他人的批评中反思工作中的缺失。固步自封,闭门造车要不得,多听善听,能改勤改,这也是自我革新的一部分。党员干部需在工作细节中多思考职责,在大事难事前勤思考责任担当,削弱风险、杜绝隐患,始终保持干事的初心和决心。
敢于担当,勇于革新,是百年大党永葆动力的动力源泉;实事求是,追求实干,是党员同志成图就事的有力手段。“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时刻保持干事创业的能动性,党和国家的发展才能注入不竭的动力源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便能获得无往不胜的磅礴力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comment/23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