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半月谈》杂志刊载了一篇题为《警惕基层陷入“指标越多、实效越差”的怪圈》的评论文章,发现一些地方存在热衷于运用考核检查指标应对千头万绪的基层工作,出现数据达标、治理失效的现象,甚至陷入“指标越多、实效越差”的怪圈。在大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环境下,以增加考核指标推动工作落实这类重“痕”轻“迹”的做法要不得。
形式主义的考核让基层用力方向“错位”。“工作抓得好不好,看考核指标细不细”,这种“一刀切”的思想让上级部门下发的考核文件越来越细,导致一些基层干部惯于将留痕视为完成工作本身、将汇报材料当作工作成果,无法沉下心到田间地头忙工作,而是在办公室加班加点整理台账报表。遇到检查时,材料制作精美,装订成册,检查过后便弃之无用,为基层“过紧日子”开源节流增加沉重负担。
名目繁多的指标让基层服务初心“变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应是所有基层干部的初心所向。然而,名目繁多的考核指标容易使基层工作由“群众本位”变成“考核本位”,继而“变味”,若是某项工作涉及的考核分值高,便将大量人力物力投入进去,某项工作涉及的分值低,便采取“弹钢琴”的方式处理。然而,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过于关注考核指标容易影响群众利益,且不利于基层干部的成长。
逐级加码的检查让有关部门职责“缺位”。逐级加码的考核检查让本就千头万绪的基层事务“化简为繁”,有的职能部门在对待本级工作事务审批和考核中设置不必要的层层关卡,看似为了规范工作,实则为了彰显权威、推卸责任,给基层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工作量和负担。如果任由“简单问题复杂化”“没有意义的精益求精”等现象扩散开来,不仅不利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重大决策部署的及时有效贯彻落实,又影响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要落实整治主义为基层减负,必须下决心整治这些重“痕”轻“迹”的现象。首先,要逐级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从思想上清除搞形式主义的念头。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学细悟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的政绩。其次,要带头转变作风,面对重“痕”轻“绩”的现象,有针对性地拿出务实管用的措施,让基层干部感受到变化和具体成效,激发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积极性,为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落地提供重要保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comment/21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