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绿水青山”绘就“河清海晏”新时代画卷

甘肃之行让我们深刻了解到,大保护是大发展的前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黄河很美,将来会更美。广大党员干部应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深入学习国家的环保政策和法律法规,以“绿水青山”装点祖国大地,谱写“河清海晏”华美篇章。

“碧波荡漾映晴空,铁腕除弊净污流。”破坏环境乱象,一扫而空。在今年的第二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中,多座城市空气质量下降、高原湖泊保护不力、矿山违规开采等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被公开通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在我国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显著成效时,破坏环境的现象也依然存在,究其原因,有的领导干部认为本地区生态底子好,为了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一点破坏“无伤大雅”,也有些领导干部将乱象“甩锅”给历史,执政能力有待提高。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有“不仅要问责,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态度,夯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刹住通过破坏环境换取一时经济效益的风气,铁腕除弊,加大力度整治环境违法行为,严守“生态红线”这条“生命线”,还大自然一片碧水青天。

“细水长流润无声,常态治理迎春风。”环境常态治理,持之以恒。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整治破坏环境乱象,修复生态环境是第一步,常态化的治理才是长久之计。上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我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位下降,土地沙化问题多发。随着2021年以来当地采取措施修复生态环境,抚育更新胡杨林以保护和改善林分结构与质量,注重环境常态治理和维护,胡杨林自我修复能力得到提升,沙漠之上尽显生命郁郁葱葱。基层党员干部可以将辖区划分为若干网格,实行“定人、定点、定时”排查,确保环境问题“早发现、早处理”,通过悬挂横幅、举办讲座等形式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利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手段创新环境治理方式,将“功夫”下在平时,将“切口”落在小处,将环境保护落实到“每分每秒”,为建设美丽中国护好“一草一木”。

“绿水青山共长天,福泽群众惠人间。”美好环境共建,惠泽民生。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再次强调“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完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因地制宜高质量发展竹产业,广袤竹林成“绿色银行”,装满了百姓的“钱袋子”,使竹林生态价值转变为改善人民生活的经济价值。云南元阳哈尼梯田遗产保护区依托梯田文化发展“稻鱼鸭综合种养+旅游”等多种模式经济,以美好风景为媒,吸引无数游客流连,实现了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变现”。基层党员干部应当铭记“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回归泥土中去,因地制宜利用自然资源改善民生,结合实际将生态治理与社区发展紧密结合,通过实施生态工程改善环境质量,为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生态基础,真正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comment/21665.html

(1)
选调生选调生
上一篇 2024 年 10 月 13 日 下午7:51
下一篇 2024 年 10 月 13 日 下午8:18

你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