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深刻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重要举措、根本保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任务落实等方面。当前,自上而下的改革进入深水区,对“上面千条线,下面千根针”的基层来说,如何通过一系列有效举措,破解“小马拉大车”的难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明晰权责,为“大车”减负。要持续推动简政放权在基层的延伸,厘清权责清单,明确基层“可为和不可为”的事项,拒绝上级部门“撒胡椒面”式的摊派任务,杜绝不分具体情形的“属地责任”办理要求,让基层事务的推动做到“有据可依”。要加强对基层专门性业务的指导,“基层是个筐,啥都往里装”,在某些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任务面前,为了“应付”上级部门考核,部分基层单位往往选择“交糊涂账”,严重影响了为民服务质效。上级部门在下达任务时,要为基层做好业务培训指导,通过选派专家、制作操作手册、开展培训会等方式,让“大车”轻装上阵。
加强力量,为“小马”赋能。基层干部时常面临工作压力大、群众诉求多、资源保障弱等烦恼,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发扬好“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推动资源资金、管理权限、人财物等向基层一线倾斜,持续推进资源力量下沉一线。同时,深化社区、小区网格化管理,落实“镇街吹哨,部门报道”的工作机制,将县区部门、镇街、小区纳入“网格员”共同管理,形成“一盘棋”的责任体系,避免“事找不到人”的情况出现。深化“党员回家服务万家”活动,结合在职党员进社区、回小区志愿服务,探索形成常态长效机制,制定服务情况奖惩办法。将楼栋、背街小巷责任到人,积极探索群众共商、共治、共议制度,加强基层治理效能。
解决“小马拉大车”问题,关键要在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上下功夫。要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让制定的政策接地气、拿出的举措受欢迎。要更加理解基层、尊重基层、关爱基层,多为基层添动力、减阻力,“减负”和“赋能”的成效,要让基层干部和群众说了算,让实际效果说了算,对基层干部多一些雪中送炭、少一些求全责备,真正把干事创业的风气树起来,把能干事、会干事的人才用好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comment/17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