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沈腾、马丽主演的喜剧《抓娃娃》上映,该片讲述一对富豪夫妻为把孩子马继业培养成优秀继承者,而“扮穷”对孩子进行苦难式教育的故事。马成钢夫妻带着年幼的马继业,从家里的大别墅搬进破平房开展“新生活”。深知家庭贫困的马继业,从小就帮助父母干活,甚至捡瓶子换钱。在本该享受无忧无虑童年生活的年纪,不得不学会懂事,努力活成大人希望的样子。但也因此形成了自卑、自我怀疑的性格,最终与家庭走向决裂,引人深思。
在“缩衣紧食”的过去,老一辈的人信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认为苦难是一种磨炼意志的方式,“吃苦”等于成长,“逆境才能出人才”。因此逐渐形成了“吃亏是福”、“没苦硬吃”等思想观念,并落实于对后代的教育中,苦难式教育由此变成一种被推崇的育儿哲学。
然而,正如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深刻指出的,个体的成长不应仅仅依赖于外在的磨难,而更应关注其内在的心理需求与情感支持。余华在《活着》中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苦难就是苦难,苦难不会带来成功,苦难不值得赞颂,磨练意志是因为苦难无法躲开。”
苦难式教育通过刻意制造困难与挑战来“锻炼”孩子的意志与韧性,这种教育方式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与个体差异。我们不应让无辜的孩童成为成人世界偏见与误解的牺牲品。苦难不应是成长的必要条件,更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尺。特别是儿童时期的经历对其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长期的苦难式教育,可能让孩子在内心深处种下自卑、恐惧甚至反叛的种子。这些负面情绪如同隐形的枷锁,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他们在面对挑战时更容易选择逃避而非迎难而上。
真正的成长,应源自内心的热爱与探索的欲望,而非外在的强迫与压力。家长和教育者应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而非设置障碍的制造者。通过鼓励、支持与理解,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让他们在爱与自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首先,要尊重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教育。深刻认同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要尊重其兴趣、特长和成长节奏,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路径。其次,要培养综合素养,而非单一应试能力。注重孩子的情感、社会、身体等多方面的发展,培养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再者,要善于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鼓励自主学习。减少不必要的考试和排名,为孩子创造一个可以自由思考、勇于探索的学习环境。最后,要强化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孩子成长。家长与教师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共同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携手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总之,苦难式教育看似是通往成功的捷径,实则可能是孩子成长路上的隐形绊脚石。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理念,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与支持,让他们在爱与自由中勇敢地探索未知,成就自我。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在快乐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最终成为有责任感、有创造力、有爱心的社会栋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comment/17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