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文化遗产,讲好中国故事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无论是敦煌莫高窟、良渚古城等物质文化遗产,还是剪纸蜀绣、年画社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承载着中华文明,延续着千年文脉。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我们要健全文化保护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营造文化遗产保护氛围,持续向世界展现独属于中国的魅力风采。

健全保护机制,为文化遗产保驾护航。做好重点地区、类型遗产对象的专项普查工作。比如,重点关注反映中国革命史城市、体现新中国重大建设成就城市、反映改革开放历史城市和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遗产类别,以及长江、黄河、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重要文化廊道沿线的潜在历史文化遗产。同时,利用历史文化名城“一张图”管理平台,对暂未获批保护规划且具有一定保护价值的对象划定“待定区”或“评估线”,实现“空窗期”的预先保护管理,也在地方条例中规范了预保护的工作流程。

持续人才培养,接续文化遗产建设。随着《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等优秀电视节目、纪录片的播出,原本相对冷门的文物修复师也越来越进入大众视野,让更多年轻人走进文物修复这个领域,以敬畏之心传承古老手艺。文物保护修复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加大国家支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扬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一件一件来,久久为功,做出更大成绩。因此,各地需立足实际采取多项措施,通过专业培训、高校深造、师父带徒、持续增加各级文物保护和考古机构编制、大幅提高文物考古事业单位的职工野外工作津贴标准等方式,为保护人才做好兜底保障,打破文物保护事业发展的瓶颈期。

营造保护氛围,借助新时代数字技术。从北京冬奥会、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文物元素串联起文明印记,“中国式浪漫”吸引全球目光,到博物馆观众数量“井喷式”增长,数字展览琳琅满目,技术与艺术融合的文化新业态呈现生机活力。数字助力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有了更多“打开方式”,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提供了新路径,为优质内容的创作生产拓展了新空间,推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因此,我们要不断激活文化遗产的生命力,真正做到在保护文化遗产的过程中让其“出圈”,让“考古热”、“博物馆热”、“非遗热”蔚然成风,让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的创新创造基因被不断激活。

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赓续历史文脉,讲好中国故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comment/17147.html

(0)
选调生选调生
上一篇 2024 年 8 月 21 日
下一篇 2024 年 8 月 21 日

你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