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基本条件,关系亿万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立足于新发展格局的迫切需要,是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充分”意味着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容量,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应对人口总量压力和少子化、老龄化等趋势特征。“高质量”就是要增强就业的适配性稳定性,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稳步提高劳动者工资性收入,维护劳动者权益,提供更加可靠的社会保障。
如何促进就业的高质量发展,既需要做到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论述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也需要从我国经济实力与文化底蕴出发,结合我国制度、经济发展情况以及文风文明文俗综合考虑,逐步转化劳动者就业观念,提高就业本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依靠经济发展,筑牢就业“地基”。始终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逐步探索出了经济发展与促进就业良性互动的有效途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鼓励支持和引导人才创新、企业创新,坚持以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进而提供新业态、新岗位、新渠道。但同时,着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不等于放弃传统产业。不少传统产业经过技术改造也能产生新质生产力,要以“新”带“老”,用新兴产业带动传统产业生产转型升级;要以“少”促“少”,用资源消耗少,污染排放少的高科技产业促进传统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减污降碳,成为新一批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未来型企业。既巩固了我国既有优势领域,又要涌现更多代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中国制造”名片,达到齐头并进,延续经济不断向好想快的高质量发展势头,从而带动更多人群、更多专业、更多层次的就业岗位。
依靠制度优势,把稳就业“朝向”。就业形势长期保持总体稳定,离不开就业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把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摆在各项生产要素发展的优先位置,加强规划实施、重大工程项目、重大产业布局、重大改革举措对扩大就业、减少失业的影响评估,强化财政、货币、投资、消费、产业、区域等政策支持就业的导向,有效应对各种压力挑战,就业之路越走越宽广。
依靠文明素养,丰富就业“形式”。“只要有志向就会有事业,只要有本事就会有舞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任何职业都不会埋没人才,也不会束缚人的创造力,关键在于对待职业的态度。外卖跑腿、直播带货、保洁服务、社区团购等等,伴随着新业态的发展,众多新职业应运而生,岗位不存在好与坏,任何一个努力工作的人都值得敬佩。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让工作岗位成为展现自己本领与才能的舞台,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是自身人生价值的体现,更是实现社会价值,推进个人梦与中国梦的重要途径。
依靠多方合力,夯实就业“工程”。今年1月至5月,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65万人,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比上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总体就业形势持续改善。离不开政府、企业、高校、以及社区等的多方合作,各地区、各部门形成合力,根据就业形势变化调整政策力度,做到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经营主体顽强突围,校企充分合作,劳动者勤劳肯干,政策制定贴心给力,在“组合拳”下就业这项“大工程”持续向好。
风好正是扬帆时,奋楫逐浪向未来。新时代、新征程,新发展下,中国特色就业工作不断丰富完善的理念方法、政策措施、经验智慧,已成为踏上新征程的宝贵财富,将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机会,促进人人各尽其能、各展其才,稳稳端起就业的饭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comment/14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