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牢中国饭碗 筑牢粮食安全“耕”基

蔚蓝的天空下,金色的田间地头人头攒动,机械轰鸣,村路上车水马龙,一幅热辣滚烫的“丰收图”正在徐徐展开,美不胜收。眼下正值“三夏”时节,我国大江南北的田间沃野呈现出一派繁忙劳作景象,丰收的喜悦绽放在这广袤的土地上。正所谓“夏粮归仓,心里不慌”,确保夏粮颗粒归仓,对于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有着重要意义。

民以食为天,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粮稳天下安,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在庆祝丰收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近年来,随着资源紧缺,环境恶劣,粮食需求增长,尤其是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粮食生产不确定性增加,端牢饭碗的压力正在不断加大。压实米袋子、拎稳菜篮子,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已成为中国各方共识和努力方向。

端牢中国饭碗,就要攥紧中国种子。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和用种大国,种子作为农业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但我国玉米和大豆单产仅为美国的60%,高附加值的蔬菜品种种子严重依赖进口。“国外种子按粒卖,国内种子按斤卖”,这种状况与我国农业大国地位不相称,与农业高质量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并且主要装中国粮,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需从强化基础、净化市场、前沿突破、培优企业等方面补短板强弱项,推动种业振兴取得新成效。

端牢中国饭碗,就要坚持藏粮于地。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耕地是孕育粮食的“载体”,耕地质量直接关系到粮食生产的效益和品质、结构性和可持续性。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通过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面积的稳定性和质量。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要落实“长牙齿”的硬措施,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从数量、质量和生态层面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要通过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和监测、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改善土壤生态,提升肥力等措施,打造高标准农田,让农田成为粮食生产的“聚宝盆”。同时,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加大对非法占用和破坏耕地的打击力度,让每一寸耕地成为丰收的沃土,保障粮食和生态安全。

端牢中国饭碗,就要坚定藏粮于技。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只有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粮食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才能确保粮食供应的稳定性和自给自足能力。推广先进的农业机械和智能化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和精准化。智慧灌溉系统、无人驾驶播种、北斗导航作业,豆种入土扎根,“数智大脑”等现代技术应用,赋能农业生产、管理各环节,助力高质高效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农田科技种植和管护水平的显著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是藏粮于技的生动注解。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事关国计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中国人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以大国“粮”策统筹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端起中国饭碗,实现粮食安全。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comment/13316.html

(0)
选调生选调生
上一篇 2024 年 7 月 9 日 上午5:24
下一篇 2024 年 7 月 9 日 上午5:30

你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