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好调查研究这门“必修课”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委组织部 张文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再次强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多到分管领域的基层一线去,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体察实情、解剖麻雀,全面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反复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就在于调查研究做不好,就容易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两个“大敌”面前吃败仗,轻则劳民伤财、影响形象,重则误导决策、失信于民,久则误国殃民、贻害无穷。做工作、干事业,要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在调查研究中提高本领、挺膺担当。

要练好这门“傍身技”。调查研究是一门学问,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功。宋代苏轼《石钟山记》叹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更有“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名由“此世所以不传”,就是“能言”“能知”的能力差异和求知态度。事业如山,躬行若舟,做好调查研究,不能像“士大夫”“渔工水师”那般缺憾,像“简者”“陋者”这般疏漏,需要努力修好“能言”“能知”功课,乃知“周景王之无射”“魏庄子之歌钟”。“绠短汲深,学以补之”,要坚持学习、经常学习,掌握新知识、获得新信息、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不断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做到“几把刷子”把把会、“十八般武艺”样样精;要研精覃思《新时代领导干部调查研究指南》等书籍,熟练掌握调查研究基本过程、内涵、方法、注意事项等,吃透有关政策规定以及调研课题的历史背景及研究状况,锤炼过硬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以政治家、专门家、实干家的标准推动调查研究往深里走、往实里走。

要设好这个“必选项”。近水知鱼性,靠山识鸟音。调查研究越深入,调研的价值就越突出,对工作的指导性就越好、决策的参考度就越高。刘少奇同志到湖南农村调研,为了掌握村里养猪情况,在养猪场住了6天6夜;为了弄清农民吃得怎样,亲手用棍子扒开粪便观察。毛泽东同志在寻乌城调查时,细分出盐、杂货、油、豆等20余项,从最细微之处摸清寻乌城“底数”,完成《寻乌调查》,为认清中国农村和小城市的经济状况提供了“样本”。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学习和调查研究,是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越是复杂多变,越需要尽快打开视野和开拓眼界;越是千头万绪,越需要保持专注和追求卓越;越是盘根错节,越需要三言两语能把事物的本质规律给总结出来。习近平总书记嘱咐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在调研工作中,一定要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努力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调研务求“深、实、细、准、效”,就要有眼睛向下的决心和甘当小学生的精神,迈开步子,走出院子,去车间码头,到田间地头,同真正明了实情的各方面人士沟通讨论,看清“蚂蚁”、解剖“麻雀”,破解“老大难”、破译“话外音”、寻求“最优解”,言之有情、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工作起来才能无往而不胜。

要答好这道“必答题”。“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乎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研究、思考、确定本地本单位高质量发展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以调研开局、以调研开路,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实际工作中,不少领导干部总抱怨工作太繁忙,没有时间深入调研,看似情有可原,实则经不起推敲;有些领导干部总以为自己是老基层,什么都知道,基层那些事并不新鲜,殊不知“拔足再濯,已非前水”。“眼皮”与“地皮”的距离,反映的是落实党的政策的能力和水平,体现的是践行为民宗旨的意识和境界。调查研究要紧扣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扣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现实问题,紧扣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需要解决的问题,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斩断“彗星式”调研的尾巴,身心沉下去、作风提上来,亲耳听、亲眼看、亲身感受,搞清楚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做到全盘在手、心中有数,使调研的过程成为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领悟的过程,成为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过程,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过程,真正把履职尽责书写在祖国大地上。

本文信息源自 共产党员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2841.html

(0)
先锋 文汇先锋 文汇
上一篇 2024 年 7 月 3 日
下一篇 2024 年 7 月 3 日

你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