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7日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大量房屋倒塌。习近平总书记对此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要全力开展人员搜救,全力救治受伤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防止发生次生灾害,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做好善后等工作。
在雪域高原,格桑花象征着“幸福”,它看上去弱不禁风,但风愈狂,它身愈挺;雨愈打,它叶愈翠;太阳愈暴晒,它开得愈灿烂。广大党员干部要“令”而动、向“险”而行、携“民”共进,在抗震救灾一线直面困难、迎难而上,成为人民群众心中最美的“格桑梅朵”。
如“格桑花”般坚韧顽强,闻“令”而动、“冲锋有我”,喊出“我是党员,我先上”的第一声。格桑花扎根雪域高原,有着坚韧的品质和顽强的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这场地震是一场灾难,但更是一次考验,考验的就是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初心与使命。“为众人抱薪者,必将被世人所铭记”,广大党员干部要像一朵守护高原的“格桑花”,将对党、对人民的忠心与赤诚凝结于“我是党员,我先上”的“第一声”中,要“快”字当头,深入灾情最严重、抢险最困难、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自觉做到主动请战不后退,连续作战不言累,在抗震救灾一线高高扬起“鲜红旗帜”,让“一抹鲜红”成为寒冬里最温暖人心的“色调”,让“请党和人民放心”的铮铮诺言响彻雪域高原,以党员担当在抗震救灾一线凝聚信心,在“守土有责”“抢险有效”“救灾有序”中打响抗震救灾“第一炮”。
如“格桑花”般向阳而生,向“险”而行、“担当有我”,喊出“我是党员,有我在”的第一声。格桑花是一种向阳而生的花儿,太阳越烈,它就开得越灿烂。在抗震救灾中,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行动作为最好的“救援信号”,以奉献作为最暖的“抗震物资”,在“非常之时”勇敢扛起“非常之责”,以“地震之后,恐有余震”的态度做好精益求精的应对之法,要在一线察访中做到对人民群众“寸步不离”,变“遥控指挥”为“靠前指挥”,把以身作则、实干立身的工作态度凝结于“我是党员,有我在”的“第一声”之中,积极做好灾情排查、值班值守、转移安置、生活救助等工作,以“危险在哪里,哪里就有党员干部的身影”的“实干热忱”,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关头、危急时刻,冲锋在前、迎难而上、愈战愈勇,用智慧和汗水筑起一道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钢铁长城”,激发出“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澎湃动能,彻底打赢打好这场“硬仗”,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寒冻温情”温暖灾区人民的心。
如“格桑花”般守望相伴,扶“民”济困、“保障有我”,喊出“我是党员,我来了”的第一声。格桑花从不挑剔生长环境,可以站在树林、溪边、农舍,永远与人民群众“守望相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越是灾难关头,越显初心温度,越显使命成色。要想答好“抗震救灾”这道“宗旨题”,广大党员干部要像“格桑花”一样,与人民群众“守望相伴”,把“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抗震救灾态度凝结于“我是党员,我来了”的“第一声”之中,将力量集结于抗震救灾的薄弱环节,以一步一印的“深脚力”织密“保障网”,以最快速度进行逐户排查受灾情况、上门心理疏导,指导恢复生产生活、开展灾后重建等善后工作,还要积极组织群众、发动群众 ,将志愿者、退役军人、民间团体等社会力量汇聚起来,组成心理疏导、扶危济困的“突击队”,在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中点对点及时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不断强化对困难群体的“兜底保障”,为受灾群众撑起一片天。
(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康庄镇人民政府 马彬)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hidao.biz/vanguard/28043.html